美味的刘家坪水饺
为了去逮正宗的刘家坪的饺子,我专门去了一趟刘家坪。刘家坪在湖南省桑植县,是红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
这注定是一次历史的碰撞
饺子的历史,源远流长。三国时期,魏人张辑所著《广雅》一书中就有涉及,另一说是由南北朝的“偃月形混沌”,北宋时期的“细料馉饳儿”和南宋时期的“燥肉双下角子”发展而来,也说饺子是中国东汉医圣张仲景发明的。不管怎么说,反正饺子是中国人的首创,是中国人逢年过节必吃的美食。
饺子店是刘家坪老街上的老字号(唐云鹏 摄)
刘家坪的饺子店在街上。一条街,像一根长长的串串,把街的两端紧紧地给串了起来。街边,一幢砖房顶上,立着一块木制的广告牌,字有篮球大小,赫然写着“刘家坪饺子店”。
我进店,一个戴眼镜的男人正忙着收钱,我一眼就认定他是这个店的老板。店老板,刘姓。刘家坪姓刘的是大姓。他,留有几根胡须,不善言辞,是该乡长征村的,长征村也在街上。我吆喝一声:“老板,来碗饺子!”
老板连忙招呼我坐,又忙着收他的钱。我坐在店里的一个小角落里。这店,座无虚席。一条长凳,正常是坐两人,可它挤坐四人。店里的这些人,他们的旁边有的摆着背篓,有的抱着小孩,有的放着拐杖,有的靠着公文包……
而今,刘家坪的饺子店已延伸到桑植县城、张家界市区、龙山等地,生意也是如火如荼。刘家坪的饺子,这里的大人小孩几乎都吃过,邻乡镇的,还有其他区县乃至长沙、外省的好多人,都到这里吃过,尤其是外出打工的人,一带就是几百个上千个,带了一次又一次。外地人吃过之后都说:“棒!”,用咱们桑植本地的话说,就是“好逮”!
我想与老板交谈交谈,可他忙得连擦汗的时间都没有。这里没有现代化的收银台,只见顾客给钱,老板把钱放在一个油黑黑的纸盒子里。纸盒摆在桌子上,没上锁,扫一眼过去,便可见纸盒里满满沓沓,是一些一百、五十、二十的人民币。他收钱,需找零,就让顾客自己拿一块,五块、十元的零钱。趁着空档,我们聊起天。他说,他主要是负责做饺子皮、剁肉馅、包饺子……
做饺子,材料搭配,要合理,主次分明。只有这样,才能吃出有层次的口感。只见他把一脚盆的肉和少量的辣椒切细,又一个个地把饺子包出来。包出的饺子,肥硕结实。捏边时,像做艺术品一样,捏得精致漂亮,特别像女孩子的百褶裙。我诧异,作为一个山里的大老爷们,手法却是如此精巧。
他跟我说,饺子店的门一年四季敞开着。春节期间,关门三天,店门都只差被那些想吃饺子的人敲破。
刘家坪饺子是张家界朋友圈里的“网红”美食(唐云鹏 摄)
到这店里来的,无论是当官的,发财的,还是老百姓,本地的,还是外地的,男的,还是女的,老的,还是少的,他一样热情,一样的价格。先来后到,自觉排队。这是店里的规矩,虽看着身边的人吃饺子,闻着香味,我忍不住默默地吞咽口水,却也只能耐心地等着,伸长脑袋盼着自己的那碗饺子快点到来。等待中,我明白等待也是一种境界。
我等了十余分钟,热气腾腾的饺子递上来了:“吃吧,等候了,不好意思!”我接上饺子,吃起来。尝上这饺,真是表里如一,要皮有皮,皮不厚也不薄,要肉有肉,肉是精肉。肉中,裏着辣椒、葱蒜,还有养生的东西。吃之前,滴上几滴山胡椒油,香香的,吃起来,有说不出的舒服,吃完碗中饺,却不能忘记喝碗中的汤,那汤跟芭茅溪的神仙汤一样好喝,喝得自己会心地笑了。
我听老板说,前不久,高山上,下来一个大美女,一餐吃上四十个,有个老红军一次吃了五十个……店中帮忙的,看出我对老板话的怀疑,马上插嘴:“那就是真的,吃完,还喊了两瓶水!”一位正吃得津津有味的白族姑娘放下勺子,甩出一首桑植民歌:“马桑树儿搭灯台(哟嗬),写封的书信与(也)姐带(哟),郎去当兵姐(也)在家(呀),我三五两年不得来(哟),你个儿移花别(也)处栽(哟).....唱完,店里欢腾,掌声不断,大家洋溢着开心的笑容!那种感觉,谁也不会说在店中仅仅就是吃了一顿饺子呢!
这饺子,就像这广袤的红色土地上生活的桑植人——直肠子,率真,粗犷,一点也不遮掩。
你今天
来源:新桑植
欢迎各位爱粉加小爱个人微信
互动交流
▼▼▼
编辑 /朱建文
责编 / 唐云鹏
编审 / 田辉 罗恒
「 张家界市广播电视台
唯一官网平台
」 爱视网 出品
官方网站·官方微信·官方微博
➤合作/推广 139-7446-8889
➤活动/策划 139-0744-9316
➤商务/营销 135-7446-1868
➤在线直播 139-0744-7333
长按二维码
关注爱视网独家视频 / 权威资讯 / 有趣风物 / 庸城人文
▼
投稿邮箱 3197524989@qq.com
平台法律顾问:湖南金州(张家界)律师事务所
张家界市广播电视台
官方网站爱视网
www.zjjrtv.com
每天更新新闻/专题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