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旅游攻略联盟

特辑|午夜12点,长沙的街头(七)我在长沙50多年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序言

长沙,午夜12点的街头,

依旧灯火通明,热闹非凡。

各种各样的故事,各种各样的精彩在这里上映。有成功,有开心,有放纵,有失望,有痛苦,每一个晚上,都在重复。


人群中,有这么一部分人,夜深人静里,他们形单影薄、孤寂落寞。他们看着着别人的狂欢,舔舐着自己的悲伤。

他们中,有痛苦的往事,有不堪的回忆,有内心的疲惫,也有暂时的蛰伏。


今晚,午夜12点,他(她)把自己丢弃在长沙的街头;明天,他(她)会迎着朝阳,执着的前行,为生活,为梦想。

家乡,异乡;归宿,过客,因为有了众生的存在,这座城市才会如此美丽,如此温暖。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

有苦,有乐,有喜,有忧,

有善,有恶,


每一个都值得被尊重,每一个都值得被善待,

每一个都是他(她)自己心中的英雄,都有属于自己的传奇。

我们用心走进他们,倾听他们的故事,用心记录,用心感悟。


5月开始,我们每周推出一期:午夜12点,长沙的街头。

夜深人静的时候,慢慢读来,慢慢品味,慢慢回忆,

也许,他们的故事,有过自己曾经的过往。

 

你见过午夜12点的长沙,但你见过50年前午夜12点的长沙吗?柳老见过。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柳老,听听他的故事。



午夜12点,长沙的街头(七)


         我在长沙50多年

(城市变化太快,到处都是高耸的大楼,柳老有些恍惚)


柳老今年73岁。


他站在新大楼的旧址,看着高耸的百货大楼。他有些恍惚,时间好像一下子就倒退回半个世纪前,19岁的柳老刚来到长沙,那时的他意气风发,颇有点指点江山,英雄人物的气概。


他说,长沙这些年已经变得一塌糊涂了。到处都是高楼大厦,到处都是车水马龙,黄土岭也不再满是黄土,似乎跟他记忆有关的一切,都被时间无情地抹去了。


现在的长沙,早已不是记忆里的那个长沙。柳老喜欢夜里一个人出来走走停停,他在寻找青春、记忆、过往、念想。


四岁时,母亲去世

四岁的时候,柳老的母亲就去世了。当时母亲病了,他父亲迷信,就到岳阳小有名气的娘娘庙求了一副药签。到药铺去抓药的时候药铺的人还特意提醒了药方里面有砒霜。虽然药铺的人一直提醒,但柳老的父亲对娘娘庙的药方深信不疑。


父亲拿着药材回到家中,煎熬成药汤拿给母亲喝,母亲喝下去之后,人立马就不行了!虽然那时候他才四岁,但这一幕至今都还记得。


母亲离开以后,柳老就跟着父亲生活


浮根、蒿叶、月季花,能填饱肚子的都吃

 (蒿草)


1959年到1961年,中国经历了一场连续多年的严重干旱灾害,,导致全国性粮食和副食品短缺。


那个年代,柳老他们基本上吃不饱,一下课就往学校食堂跑,生怕去晚了没得饭吃。


那时候,为了让自己肚子饱一点,柳老想了很多办法。


挖浮根(岳阳当地叫法),于是就变成了柳老每天必不可少的活动,剥掉浮根上面一层黑色的皮,就可以直接生吃了。浮根的味道有点粉,也有点甜。


为了填饱肚子,别人割完白菜后留在地里的白菜篼子,挖出来吃;别人种的红薯挖完后剩下的根,拔出来熬粥吃;喂猪的蒿叶,甚至是月季花的嫩茎,剥了皮直接生吃。


长期的营养不良,直接抑制了身体发育。柳老16岁的时候,还只有一米四,体重只有四十多斤。


据柳老回忆,他读书期间印象最深的是高一时,自己写了一篇作文,因为大胆出奇的想象,被老师当做范文在课堂上讲解。柳老说,他当时写的是希望在洞庭湖上架一座大桥,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一转眼五十多年就过去了,当初的幻想,如今早已变成了现实。

 

一朵大红花,柳老兴奋开心许久

(柳老年轻时给工厂员工上热处理课)


1964年,柳老高中毕业,摆在他面前的有两条路,考大学还是出去工作。


柳老虽然成绩优异,但因为当时的家庭条件并不好,父亲再婚后,家里又添了两个妹妹,家庭负担特别重,柳老想减轻父亲的重担,不想再继续读书了。


19岁的柳老来到长沙,在省公安厅下属的一个开关厂里工作。为了把这份工作做好,柳老充分发挥了他爱钻研的特点,一有时间就到书店买有关于热处理的书籍,经常深夜看书到凌晨两三点。


柳老所从事的职业是对大型开关的零件进行热处理,是一门非常专业的工种,每天要跟很多有毒的化学制剂打交道,但他非常热爱这一行。


一个好的模具工不仅仅是要让模具成功完成淬火,更要保证模具淬火之后不开裂,不变形,保证模具的使用寿命。


柳老告诉我,有一次,厂里的一个大型开关模具因为处理不到位,几近报废。一个成本达到了几千块钱的模具报废,这对厂里来说是一笔巨大的损失。


“后来厂里找了我,我查阅了很多的书籍,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即用化学制剂腐蚀的方法,将多余的不合套的部分用化学制剂配了一种酸,将模具泡里面腐蚀掉一层,再进行第二次加工后模具就缩小了,就能套上了,没想到一试就成功了。”说着,说着,柳老脸上洋溢出得意的神情。


当时,厂里特意在职工大会上表扬了他,奖了一朵大红花。为此,柳老开心了很长一段时间。


因为喜欢钻研,柳老在热处理加工方面给厂里解决了不少难题,渐渐也有了名气。很多外面工厂遇上解决不了的问题也上门来找他帮忙,直接拿着模具让他帮忙给模具淬火。


柳老说那时候没什么远大理想,就是想好好在热处理这个领域里钻研,希望能够有所成就。

 

媒婆变老婆

(柳老和自己爱人的合影)

   

    柳老和他爱人的相识过程,相当有趣。


起初柳老的爱人帮他介绍对象,但是见了好几个相亲对象,都不是很满意,于是柳老就说,你也别介绍了,把你自己介绍给我吧!于是两个人就走到一起了。


要结婚了,单位却申请不到新房,于是硬是将厂里一间仓库改造成了他俩的新家,虽然只有两间房,另一间房还堆满了板凳,但两人终于有了一个家,温馨而甜蜜。


1990年,柳老的爱人患上了严重的风湿病和骨质增生,平时出去买菜都会晕倒,无法再继续工作,只能在厂里内退。爱人内退之后,生活的重担就全部压到了柳老身上。两个孩子还在读书,一个初中一个高中,正是需要用钱的时候。


为了减轻生活压力,柳老在房子前面的院子里,自己搭了个棚,用砖砌了一个土炉子,买来十几袋木炭,就成了他的另一个“车间”,在这里用自己的土方法帮别人加工模具,挣点外快养家。土炉子烧木炭,烧出来的烟很大,整个棚子都被熏黑了。夏天38、39度的温度下,还要在烧着木炭的土炉边长时间工作,背上经常汗得透湿的,脸上的皮一层层脱落,但是没办法,要赚钱养家糊口。


为了妻子早日康复,柳老把她送到了疗养院。妻子不在家,自己整日工作,柳老的两个孩子基本上处于放养的状态,每个月给他们5块钱的生活费,基本上就是大的带小的。


柳老的小女儿告诉我,母亲去疗养院的那段时间,她和姐姐两个人没人管,有上顿没下顿的,有时到邻居家蹭饭吃,有时就吃个发饼打发。父亲特别忙,经常在厂里加班,连面都难得碰上。有一次,父亲带着姐妹俩去疗养院看母亲,母亲看到姐妹俩面黄肌瘦的样子,心疼的哭着说怎么成了这个样子。

 

我今年七十多了,想留下点东西

(柳老种的辣椒树结了一颗硕大的辣椒,生机勃勃)

 

回想自己走过的岁月,柳老百感交集。


改革开放时,柳老不甘寂寞,到义乌进过小商品,然后带着女儿在湖南开关厂子弟学校门口贩卖;在南郊公园摆过地摊,也没挣到什么钱,当初进的小玩意至今还有部分留在抽屉里;打算和朋友合伙开工厂做模具加工,因为合伙人变卦,柳老亏了家里所有的积蓄,穷得都快揭不开锅。


柳老告诉我,从那以后,他基本上就绝了经商的念头了。


柳老今年七十多了,退休之后和老邻居在一起打打牌,一起聊聊天,没怎么出去折腾了。


他喜欢自己种点花花草草,房子前面的月季花、铁树、桂花树,都是他自己亲手种的。


柳老自己还在花盆里种了几株辣椒,今年种出来的辣椒特别大,挂在辣椒树上,为这个院子增加了几分生活的气息。


近年来,柳老喜欢上了穴位按摩,并为此刻苦钻研,非常着迷。柳老随身带有一个工具包,跟人聊天时,就喜欢问别人哪里不舒服,总要动手帮别人进行调理。还别说,真的就还有效果,还真就有慕名而来的人请他帮忙调理,柳老还专门去考了按摩师证。


柳老说他现在帮人调理身体基本上都是义务的,能帮助到别人,别人需要他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


穴位按摩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柳老告诉我,他自己现在年纪大了,女儿又不肯学这些,他希望能够有人把这些东西传承下去。


54年,半个多世纪,城市在不断的发展,他在不断的老去,身边的老伙伴一个个的离去,他担心被这座城市遗忘,他渴望留下一点什么。


听说,我们要去拜访他,柳老穿上平时很少穿的白衬衣。于是,从白天到黑夜,我们静静的聆听柳老的讲述,致敬柳老,致敬这个伟大的时代。

 

结语:

又是一个夜晚来临,柳老,愿你有个好梦。


熊培云说,如果三月播种,九月就有收获,焦虑的人啊,请你不要守着四月的土地哭泣。土地已经平整,种子已经发芽,剩下的就交给时间来完成吧。


所以放心吧,柳老,你所期待的传承,一定会有的。同时,请你放心,你不会被遗忘,你身上的坚韧、执着,已经深深的刻在长沙这片土地中。

 

手记:

寻找、记录一些有关于普通人的故事,更有助于还原那些时代的真实模样。


柳老是一个六十年代就来到长沙的人,可以说他是长沙这半个世纪以来发展和变化的见证人。


54年,从青春年少到满头华发,柳老把自己最好的青春年华留在了长沙。他告诉我,自己应该算长沙人了。到这个年纪,回首一下,没有什么遗憾,也不应该有遗憾。


愿你我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心。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