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尖沙咀广东道30号新港中心3楼130
电话 : 2730 6928
类别 : 台湾菜、沪菜(上海)、中菜馆、点心、中式包点、同客食饭、适合大伙人
消费 : $101-$150
招牌菜 特式小笼包
介绍 把上海小笼包带到台湾再发扬光大至世界各地的著名食府。 此店是其在香港之直营店。
营业时间:星期一至日: 11:30-22:30
座位数目:228
付款方式:Visa、Master、AE、现金、银联、其他: Diners, JCB,大来
酒精饮品:有
加一服务费:有
游台北必尝鼎泰丰,但自从08年品牌在港开设首间直营店后,把招牌美食甚至服务模式移植香港,要解馋也不用千里迢迢到台北了。 香港鼎泰丰尖沙咀店于去年获得米芝莲一星,亦为台湾餐饮品牌的第一星,今年亦连续第二年获大众投选为「最优秀开饭京川沪菜馆」及「最优秀尖沙咀开饭热店」,品尝过其皮薄多汁的小笼包、肉质鲜美的虾仁烧卖、火喉十足的红烧牛肉面,以至感受过其可媲美五星级酒店的贴心服务,都会觉得奖项来得实至名归。 品牌不但固守原有品质更推陈出新,好像大厨透露今年将推出鹅肝小笼包及黑松露小笼包,令熟客们感觉耳目一新。
必尝招牌菜:小笼包、红烧牛肉面、原盅鲜鸡汤、虾仁烧卖
特色小籠包
上:原味水晶肉,下:紹興醉雞
水晶蝦仁湯麵
特殊笼袋(48美元)
是为了这一个食物来这一间餐厅,一笼有六只,伙计们说食的时间要小心热汤,真是细心的,用筷子一夹,个包的皮是非常之薄的,好有弹性,用筷子摇下渠会皮都唔会烂,证明个皮虽然薄但就非常之韧,放入口一咬,入面充满着肉汤,而肉质又非常之嫩滑,食落不觉油腻,可能是肉汤比较多的关系,招牌业果然是名不虚传,连同行少食肉都赞不绝口,但一定要趁热食,否则皮会变硬和失去了这个食物的精髓,必定要再食的一个食物。
绍兴泡鸡(68美元)
第一个食物比人这样高的评分,心想第二个食物又比到什么的惊喜我呢,但有时希望越大失望就会越大的,第二个食物来到时卖相非常之好,心中不期然有着一些喜悦,但喜悦随着将食物放入口中而消失了,肉质好"鞋",是十分之"鞋",心想唔通是我的关系,问一问同行,他说唔只只是"鞋",还有d酒味有少少问题,同行十分喜欢食鸡的,连他都这样说就知道这个食物......唉.......... ..
葱面(30美元)
心情比上一味的鸡打沉了,到这一味来的时间心想会唔会又是比这样的"惊喜"我呢,到这一味食物来的时间,见是一个细细的面上面有一些葱花,而底部好像有一些梅菜的食物似的,心想会唔会简单了一些??但有时简单的东西反而给予更好的效果,个面唔油腻,爽口的面配合微甜的梅菜反而是一种绝配,梅菜唔咸微甜反而有易入口的感觉,加上少少的葱花,令人更快的将它扫清,唔知道是否刚才的鸡的影响,觉得这一味食物比小笼包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感觉。
虾仁炒饭(58美元)
是否无期待就会有好一些的结果,这一味菜都是在没有期待的心情下来到了,一见外面十分之多虾,热气加上香气四散。 希望不会比外表骗了,这一个食物都没有令人失望,饭炒到干身,材料十分之多但又唔会过量,虾鲜甜爽口,加上一些葱花和蛋的配合,到了最后都有一个接近完美的满足。
鼎泰丰的灯光非常光猛,伙计们的服务都非常有善,食物上菜的速度都非常之快,食饱了都没有人催促我们走的,这样服务态度值得一赞。 希望好快有再来的机会。
------------另一食客点评--------------
虾蒸饺子
一笼六只,外形工整,卖相颇为吸引。 蒸饺饺皮厚薄适中,既令饺子蒸后呈漂亮的湾月形,吃起来亦不太厚。 馅料包括鲜虾及猪肉,虾肉与猪肉的比例调较得当,吃起来颇见鲜味,亦有肉香;值得一赞是饺子没有太多油份,证明猪肉肥瘦适中,吃着不觉油腻,整体食味良好。
特种小笼袋
「鼎泰丰」最为著名的小笼包,同样一笼六只,大小均称,卖相相当精致,折纹达十四折以上,小笼包比较挺身,挟起来带轻微下坠而不堕,显出外皮丰厚的韧性,今次终于能稍稍体会食家唯灵所讲的标准:「坐着似口钟,挟起像灯笼」。 「鼎泰丰」亦提供「小笼包食法指引」供食客参考。 老板朋友见多识广,提议我们先放凉一点才吃。
放凉过后,开始品尝这个小笼包(不过我也没有跟着指引的吃法,还是跟着自己的方法痛快)喝了些汤,相当鲜味而不油腻,吃起来外皮够薄,馅料同样鲜味,猪肉例肥瘦比例拿捏准确,吃起来完全不觉油腻,食味非常好。 老板朋友也评论说:在香港,「鼎泰丰」的小笼包算是数一数二,但对比上海、北京一些名店,还有一定的差距云云。 不过就我来说,「鼎泰丰」的小笼包已经做的很不错了。
原结晶肉
即所谓镇江肴肉,肉色红白有致,卤冻晶莹剔透,卖相吸引。 水晶肉冰凉而不死实,吃起来肉质嫩滑松化,有瘦肉香之余亦带点花椒八角的卤料淡香;肥瘦比例得宜,吃起来清香而不腻,非常开胃。
绍兴醉鸡
绍兴醉鸡是我指名要点的菜式(可能是受女朋友的影响,近来也爱上吃醉鸡)加上对于「上海婆婆」的花雕醉鸡仍念念不忘(详情请参阅食评-《幸会婆婆》)因此就点这个绍兴醉鸡回味一下。
这味醉鸡是凉菜,卖相还算不俗,吃起来酒味不算浓郁,比较淡薄,鸡肉肥瘦适中,带点黄油,肉质吃起来尚算嫩滑,不过食味不算醉人,比「上海婆婆」的稍逊一筹。
上海熏鱼
原条鲳鱼做的熏鱼(就Size及身价,应该是灰鲳或燕鲳无疑)切成五大块,色泽呈深褐色,卖相相当有看头。 熏鱼炸得通透,骨酥肉软,吸满了酱汁,吃起来味道甜香,咸甜得宜,松化味美,而且经炸透的鲳鱼亦不见油腻,整体做的甚为出色。
虾仁炒饭,鸡蛋切碎
炒饭攞放成半球状,份量颇多,餸料甚丰,我们每人约有两小碗。 吃起来炒饭干身,饭粒分明,每口都吃到些餸料,虾仁爽口,肉丝嫩滑,加上了蛋花,令炒饭更香口,整体食味非常不错。
麻酱面
侍应知道我们Share来吃,上台时顺道帮我们把面剪开,方便食用。 捞面的碗较大,唯份量不多,拉面浸着麻酱,上面洒了丁点花生碎,卖相甚为讨好。 拉面幼细,吃起来颇有质感及弹性,带有麦香,麻酱颇为香浓幼滑,没有其他一般担担面的辛辣及较多的花生碎,配搭质优的拉面,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
猪肉蔬菜旺顿面条汤
一碗五只馄饨的汤面,卖相较为普通,大家分着吃,汤面跟捞面用的面相若,,吃起来颇有弹性,馄饨Size算大,外皮滑溜,馅料鲜甜,菜肉比例均称,吃起来相当清香,配合清鲜而无添加的汤底,整体食味清淡味美。
我们三人点了上述食品,吃至中段,摄影师朋友姗姗来迟,和我们寒暄了几句,也急不及待点菜。 我们着他只点自己吃的,因为我们已届满腹。 结果他点了,蒜香粉皮肉、萝卜丝拌海蜇皮、四喜烤夫、红油抄手(菜肉)及红烧牛肉汤面。 结果菜来了才发觉太多,我们几个还是帮忙着吃了一点。
大蒜粉皮肉
蒜香粉皮肉卖相讨好,猪肉肥瘦相间,上面放着几段芹菜,状甚吸引,另外还附有一碗蒜香辣油。 朋友急不及待将酱汁捞匀,我较怕辣,只试了一小片。 猪肉味道颇香,加上浓味的蒜香辣油,不算太辣,颇为惹味。
萝卜丝拌海蜇皮
一看便知是一款相当清新的菜式,海蜇份量颇多,加了点麻油,海蜇皮爽口弹牙,带点麻油香,萝卜丝切得粗幼得宜,吃起来够爽够甜,整个菜吃起来相当开胃吸引。
SiSi焙烧
四喜烤夫是一道著名的上海菜,「四喜」所指为鲜冬笋、香菇、木耳和金针,烤夫卖相比较工整,应是切的多于手撕。 撇开非手撕的问题不说,味道还算不错,烤夫没有油膱味,吸引了蚝油酱汁,颇有嚼劲,加上「四喜」,有爽、有腍、有滑,质感多样(不过坦白说,仍及不上妈妈造烤夫味美)
香料酱肉饺子(蔬菜肉)
红油抄手看着已觉颇辣,我就没有吃了,相信与菜肉馄饨汤面中的馄饨没两样,只是伴以辣油而已。 几位朋友吃过亦觉味道香辣惹味,食味颇佳。
炖牛肉面汤
侍应同样于上台时顺道帮我们剪开面条,份量颇多,卖相吸引。 摄影师朋友将面各分了一点给我们。 牛肉有腩有筋,炆得相当腍滑入味,面质与上述两款面食相若,吃起来相当有弹性,牛肉汤浓而不腻,没有太多辣油,尝得出是无添加,汤清味香,整体配合颇佳。
「鼎泰丰」装潢简洁明亮,我们四人坐到了一张靠玻璃窗的圆台,不觉拥挤,坐得非常舒适。 侍应服务尚算殷勤,加茶添水主动勤快,唯到用膳后段,门外渐见等位人潮时,过度频繁的加水,收拾东西则似有催促客人结帐的暗示。 我对这种作法固然深恶痛绝,老板及摄影师朋友最后也看不过眼,决定结帐离开。 食物质素大部份都在水准之上,是否比台湾的逊色,既没印象也没刻意比较,始终地域不同,风味各异也在情理之中,结帐七百多个大洋也算合理。 撇开疑似催促客人结帐的服务不说,「鼎泰丰」不失为一间出色的京川沪菜馆。
香港最受欢迎的30间餐厅:
澳洲牛奶公司(佐敦) Crumbs(銅鑼灣) Roll(尖沙咀) Paul Lafayet(尖沙咀)
翠玉軒 (中环) 勝香園(中环) 肥姐小食店(旺角) 蓮香樓(中环)
翠華餐廳(中环) 鼎泰丰(尖沙咀) 好时沙嗲(尖沙咀) 贡茶(旺角)
添好运点心(旺角) 谭仔云南米线(旺角) Yamm(尖沙咀) 雅苑座(尖沙咀)
公和荳品廠(尖沙咀) 萬豪咖啡室(金钟) 再興燒臘飯店(湾仔) 金凤茶餐厅(湾仔)
十三座牛雜(湾仔) 文华饼店(中环) 糖百府(旺角) 九記牛腩(中环)
維記咖啡粉麵(深水埗) 上海婆婆(屯门) 金满庭京川沪菜馆(铜锣湾) 名仕餐厅(尖沙咀)
唐阁(尖沙咀) 大户屋 (铜锣湾)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