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航MH 370航班失踪已经过去了整整一年。马来西亚交通部长廖仲来的官方数据显示,搜寻工作仍在进行中,主要是印度洋上约23166平方英里的海域。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说:“MH 370的失踪是航空史上最复杂和技术要求最高的灾难。”
波音777-200在2014年3月8日凌晨2:40与控制中心失去联系后,满载239名乘客,体重高达330吨,失踪太久。由于依靠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和一年的努力,人类没有恢复这样的"庞然大物",这是什么原因?
一个科技博客,总结了人类需要从这场灾难性事件中吸取的两个教训。
一.改进全球飞行跟踪系统:每隔一段时间立即进行数据处理
今年早些时候,为了避免“MH 370事件”再次发生,民航组织(民航组织)在今年年初建议制定新的空中跟踪条例,特别是航空公司需要采用更先进的飞行跟踪系统,每15分钟更新一次航班的位置信息(以前的标准每30至40分钟更新一次)。人们还知道,今后需要配备18架以上的新飞机,一旦飞机偏离MH 370的既定轨道,或遇到紧急情况(如火灾或气流突变),就需要配备能够在制造时自动发送位置信息的设备,每分钟向地面基站发送一个实时位置。民航组织的计划将于2016年11月正式实施。
但在新规定实施之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此期间,人类需要找到更好的方法来解决“空中飞行故障”等问题。这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而且需要机载系统、导航卫星和地面基站的配合,以便在世界范围内尽可能准确地定位飞机的位置。
国际航空网站 Runway Girl Network 报道称,马来西亚航空公司今年 2 月已经在测试新的飞行跟踪系统 AIRCOM 飞行跟踪器。 该系统由著名的国际航空通信信息服务 SITA 开发,不仅能够在特定的时间间隔内提供航班的实时位置信息,而且确保航空公司能够对数据进行有效的反馈。
将来,如果航空公司采用民航组织的新规定,每15分钟将地点信息送回地面,这将是一种坚实和安全的做法,但更棘手的问题是,航空公司需要什么来处理随后产生的大量数据?
"除非该系统能够自动处理飞行位置报告数据,否则该数据对于地面上的工作人员将不是很大的价值,"说,Sita的Aircom业务副总裁PhilipRock。除了马来西亚航空公司之外,几家航空公司已经开始尝试使用能够一起处理反馈数据的Aircom系统。
但新的跟踪系统,似乎是“水密”,有不同的看法。
“我们非常欢迎这种基于性能的新标准,”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tai)首席执行官托尼·泰勒(TonyTaylor)说。通过世界各国有关人员的合作和不懈的试验研究工作,相信对飞行定位跟踪工作最终会有很大的帮助。“
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官员迈克尔·丹尼尔(MichaelDaniel)在接受新加坡报纸《海峡时报》采访时说,这个"这种实时定位系统在技术上并不容易实施,但它是航空公司最头疼的一条直线。因此,我个人预测,民航组织的新条例并不成为强制性的全球标准,更有可能成为一项关于建议的正式建议。"是保守的。
许多其他批评人士认为,国际民航组织的新规定不足以完全防止MH 370等第二次灾难性事件的发生。
第二,未来的空难:不要仅仅依靠卫星图像!
除了需要改进定位系统之外,MH 370带给人们的另一个警告是不要依赖卫星图像。
正如我们在动作片中所看到的,在现实世界的许多飞行失败中,工作人员习惯于第一次查找飞机的卫星图像,以此作为线索,确定飞机偏离轨道的具体时刻,或确定坠机飞行的具体位置。
卫星分析公司AllSourceAnalysis的联合创始人约瑟夫·贝穆德斯(JosephBermudez)表示,长期以来,航空公司一直致力于通过各种技术工具改进卫星成像技术。令人震惊的MH 370事件终于敲响了警钟:商业卫星无法准确捕获非常广泛的海洋图像(这也是许多飞机坠毁的地点),即使它们被拍到,通常都是低分辨率、低质量的图像,需要人工解码。
Aviation Week & Space Technology / Airlines Weekly 的记者 Jens Flotau 在一份报告中写道: “是的,在飞行跟踪方面还有一些不完善之处,但这正是现有技术所能做的。 今后,我们希望改进后的跟踪系统能够实现,当空难来临时,人类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响应反馈,并尽快救援或恢复坠毁的飞行。 ”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