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春节假期的到来,世界各地的景点将迎来大批中国游客。随着旅游高峰的到来,旅游管理措施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最严格的旅游管理措施,也即将出现。
中国国家旅游局日前表示,将从今年起在各级建立旅游不文明记录,制定实施“旅游不文明记录管理办法”、航空公司、旅行社、旅游饭店等,形成对游客不文明旅游的通报和问责机制。
中国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召说,国家旅游局将协调有关方面,依法处理不文明游客,依法制定对不文明游客的问责制度。
“这将是有史以来在国家层面采取的最严厉的管理措施。”大理苍山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程智培认为,文明旅游不能只满足于游客,采取一些法律和行政手段将有助于提高游客的文明旅游程度。
近年来,中国旅游业发展迅速,游客数量和旅游收入继续增长。据国家旅游局统计,2014年,中国出境游客人数首次超过1亿,共10.7亿人,增长19.49%,国内旅游36.11亿人,增长10.67%,全年旅游总收入3.38万亿元。
随着旅游次数的增加,个体旅游者的不文明行为也受到了疾病的影响。游客不排队、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现象时有发生,这不仅影响了其他游客的旅游体验,也给景区的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世界自然遗产云南石林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党委书记周林春说,目前,石林景区仅对游客开放,每年有的游客进入未开发的生态保护区,而不管游客停留的暗示。“每次我们必须使用消防、安全等300或400人进行搜救,成本无法再计算。”
"对于不文明的游客,没有责任,风景名胜区一直很难说,甚至为旅游者的不文明行为付出代价。"林春说。
随着国内旅游业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选择出国旅游。据世界旅游组织称,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出境旅游客源市场,其海外旅游消费已超过美国和德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游客。
正因为出境游客数量的迅速增加,规范文明旅游在中国已不再是一个小群体或“小话题”,而是上升到了“国家形象”的水平,。
无论是中国游客在飞机上的争吵之前迫使国际航班返回,还是更多的警告标志,如中国人“不要吐”、“不乱扔垃圾”,在一定程度上,外国游客对中国游客和中国的印象受到了影响,中国游客迫切需要改变自己的形象。
业内人士认为,出境游客将是本次措施的关注焦点,措施的出台将制约出境游客的行为,对提高出境游客素质、提升中国游客形象起到积极作用。
还说,目前的重点是惩治不文明的旅游行为,牢牢把握典型案例,充分发挥警示教育的作用。从最严重的事件出发,通过对旅游的不文明行为进行惩罚,才能达到弘扬文明旅游的目的。
例如,中国国家旅游局调查并处理了亚航“面子飞溅空姐”事件。去年12月,两名中国游客乘坐亚洲航空公司的飞机从曼谷飞往南京。他们对船上的服务不满意,于是把泡面泼在空姐身上,领着飞机返回。
鉴于事件的不利影响,中国国家旅游局下令有关部门对此事进行调查和处理。最后,该事件被告知整个行业,旅行社被责令改正,所涉及的两名游客被包括在他们的个人信用记录中。
国家一级的政策尚未出台,中国许多省份也采取了措施来规范游客行为。河北、上海将文明旅游与旅行社评级联系起来,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将影响旅游个人的诚信记录。吉林、重庆等地也加强了对旅行社领导、领导和导游的文明旅游培训。
中国旅游学院院长戴斌认为,中国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可分为三类:一是游客涉嫌违法,二是社会治安问题,三是文化差异问题。
戴斌说,属于违法行为的人需要对旅游者承担法律责任,属于公共秩序和良好习俗范畴的游客需要通过引进旅游文明公约和旅游文明指南来加强对游客的教育。如果它们属于文化差异的范畴,那么各方都应该更加宽容,引导游客。
一些行业分析人士认为,法律和法规为文明旅游提供了一个标准和方向,但它完全依靠法律来限制文明旅游的发展。重点还需要政府各部门、景区和旅行社的多方协作,引导游客养成良好的旅游习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