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人人爱,因为他带来了财富的快速积累,每天都在上演“我为房狂”。2003年深圳罗湖房价6500元,如果当时投入,即便经历一轮调整仍稳居2.6万,高峰更突破4万,多么让人羡慕的投资回报,福布斯富豪榜的房产大佬就是明证。
房地产人人恨,因为他绑架了中国经济,。从《国际金融报》记者的调查看出,商品房从拿地开发到卖给购房者,其中涉及到向各级政府缴纳的税费一共七大类37项,占整个房屋销售金额比例50%,最高甚至超过70%。
中国GDP还要依赖房地产到什么时候?房地产的比重到了应该下降的时候?
一、从福布斯富豪榜变化看房地产悄然巨变
8月28日彭博亿万富豪指数报道,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已经拥有218亿美元净资产,成为中国首富,位居第二的是腾讯创始人马化腾,其财富比马云少55亿美元,而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则位居第三,近日因联手腾讯、百度成立万达电商而备受关注的万达集团王健林,已经跌出榜单前三,冥冥之中似乎已经预示着:楼市整体下行中,GDP渐进“去地产”。
我们不妨来回顾一下2007-2014年福布斯富豪榜的变化:
从2008年4万亿救市开始,已经注定房地产将在2011-2012年达到创富的巅峰(机械装备赶上了好政策),福布斯富豪榜也印证了这一点,2012年房地产虽然经历着史上最严厉的调控政策,但财富榜上前十名中半数为房产商,福布斯统计显示,房地产行业当年的上榜富豪数占总富豪榜的31.5%,比前两年还有所回升,但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经济拉开了结构调整的大幕,正逐步形成IT互联网、房地产、汽车家电、新能源和大农业组成的多元化经济矩阵,经济更健康更稳定,也只有坚持多元化的长期战略,落实以人为核心的增长国策,让金融变为一池活水,将深化改革进行到底,才能让中国经济在结构转变过程中显现出优于其他新兴市场国家的稳健性和可持续性。
房地产黄金期终结,升级换代还是走向衰退!
二、从房产+电商跨界合作看游戏规则的颠覆
8月25日,淘宝网与万科宣布跨界合作,推出“淘宝上花多少,买房子省多少”营销活动,最高可抵扣房款200万,这一活动将让淘宝用户的购房成本最多节省10%,活动有全国12个城市23个万科楼盘参加,一时间赚足眼球好不风光。
活动首日超过6万人在线领取了购房款,并有淘宝用户当天就在购买万科钱塘府的房子时享受到7万抵扣。两天时间超过12万人在线领取了购房款,领取100万以上购房款的近900人,21万淘宝用户在线领取了购房款,线上预约和咨询人员超过2.6万人,有5985个家庭选择了实地看房,最终成交450套,总成交金额超过6亿。
如何在房地产白银时代拥抱互联网,是所有房企必须面对的课题,作为行业龙头万科,在2014年初《致股东》中给出了这样的答案:“当新时代的大幕揭开时,传统行业应该做的,不是远离自己熟悉的领域,而是理解新的规则,寻找新的伙伴,运用新的工具,将原有的业务做得更好。”此次万科推出与淘宝的跨界合作正是上述理念的一次实践。
而运用大数据的力量和互联网思维,也使得房地产市场悄然改变,擅于打造产品的中海地产,在某项目中只设计了两种户型,项目仍旧大卖。一般开发商的做法是多户型,抱着总有一款户型打动消费者的策略做项目,但中海的做法却是简单和极致。
年初万通控股董事长冯仑在2014中国企业家论坛上说:“我来的前一天去了小米,所有人都在研究互联网怎么样影响和改变房地产。”并非偶然,冯仑演讲前两天,万科总裁郁亮也带队到小米参观,此前还考察了阿里巴巴和腾讯。
万科总裁郁亮带队去小米公司 “取经”时,小米科技董事长雷军直接提问:“你们的房子为什么不能砍一半的价钱卖?”雷军的理由是,用“小米模式”去盖房:一批想买房又嫌房价太贵的人组成合伙企业,集资筹钱去买地;根据客户群的住房需求,挑选好户型并公示征求意见;施工环节外包给建筑企业;将地皮价与钢筋水泥和税费的总和定为房屋售价,没有中间成本,房价自然会降。身在房地产行业之外的雷军直言,如果以小米模式干房地产的话,可能只要一两年时间,就能达到50%的市场占有率。
雷布斯是戏言,还是真经?!
三、限购松贷是救市?还是把市场交还给市场!
今年上半年,全国楼市下行趋势明显,各地住房库存量在不断增加。住建部部长陈政高在其上任后的第一次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座谈会上,对房地产政策完善提出了三点落实意见:千方百计消化库存;进一步加强房地产结构调整;完善房地产项目周边配套设施。
“千方百计消化库存”的表态,无疑为有些城市放松限购政策“壮了胆”。“地方政府松绑意愿强烈,在楼市降温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受制于土地财政压力,松动调控已经成为定局,各地都会有不同角度、不同程度的松绑政策出台。”
从6月20日呼和浩特明文宣布取消限购开始,楼市政策出现松动已两月有余,如今全国47个限购城市中,已有37城或明或暗地松绑“救市”。最近两月的数据表明,多数城市限购松绑后的成效不彰,部分城市成交量出现短期冲高后马上回落至正常水平,部分城市的成交持续低迷。目前国内仍严格执行商品房限购政策的城市仅剩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和三亚。
政府多年来推行的房地产调控政策,让房地产市场陷入越调越涨的怪圈,以“限”为核心的持续多年的调控政策被颠覆,限购崩塌限价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以信贷和税收为手段的市场化、长效调控机制的着力,现在到了该把市场交还给市场的时候了,正所谓“政府的归政府,市场的归市场”,让扭曲的市场逐渐回归到正常,让市场进行深入的结构调整,实现长远健康的发展。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已经指明了这一改革思路: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政府不进行不当干预。
改革在路上,地方政府还在洪流中摇摆!
四、去库存压力山大,降价潮已经来临
同策咨询研究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7月底监测的一、二、三、四线35个城市,商品住宅累计库存余量为30216万平方米,环比小幅上扬2%,同比增幅达39%;35城累计存销比为22.58个月,环比增长3%,同比涨幅61%,全国各大中城市普遍面临“去库存”压力,适度的价格策略调整,成为大多数房企的必然选择。
从目前市场表现来看,全国楼市大范围的“降价潮”已经来临。不可避免地,一些大型品牌开发企业的项目将出现20%-30%的大幅降价行为,并且降价楼盘会越来越多,楼市“降价潮”会一直持续到年底。对于上市房企来讲,能否真正降价到位是激活当前楼市成交量的关键,也是实现房企年度销售业绩指标与当前市场“千方百计消化库存”的关键。
过去四年“四万亿刺激时期”的投资逐步竣工,导致房地产供给持续快于销售,库存不断积压,目前商品房库存/销售比已从2010年的2.3升至5.1,处于2003年以来的高位,未来去库存可能要持续数年,政府取消限购,更多地是考虑消化过去房地产行业的过度投资和楼盘库存,控制经济硬着陆风险,而不是重新通过一波楼市大行情来推动经济发展。
路漫漫其修远兮,去库存还将上下而求索!
五、高铁和人口扩容,张家界——站在风口的猪
即将于2015年11月扩建完成的荷花国际机场,能满足年旅客吞吐量500万人次、货邮年吞吐量1.9万吨、飞机年起降4.5万架次的运输生产需要,张家界与世界的距离更近了。
预计2020年建成的黔张常准高铁项目,将连通常(德)益(阳)长(沙)城际铁路,建成后张家界到长沙只需1小时,张家界到武汉将缩短至2.5小时,张家界到广州只需4小时,张家界至上海只需6小时,张家界迈向世界的步伐更快了。
在张家界城市总体规划中,提出了2020年两区城市人口发展规模35万到40万之间的中期目标和2030年两区城市人口发展规模45万到50万之间的远期目标(中心城区47.5万人,武陵源2.5万人),人们不禁会问,40万人口将给我们带来什么?有人的地方才有活力,有活力的地方才有机会,人口膨胀是一个城市的基础活力和持续发展的动力,张家界朝着国际旅游新城的目标又迈进了坚实的一步。
张家界的未来总是能引发无限遐想,正如好莱坞大片《阿凡达》的全球热映一样,张家界也从不缺乏话题,蜘蛛侠、张家界Style、钢铁侠、翼装侠、小苹果一应俱全,勇立潮头的旅游人借势互联网让张家界蜚声海外,找对了风口,猪也能飞起来,张家界也有飞起来的一天,我们就是站在风口的猪!
张家界房价要去哪儿?
莫急,5年之后就见分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