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旅游攻略联盟

中欧航空市场高速发展 这五大趋势预示谁能笑到最后?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近期,相比贸易摩擦不断,国际航权陷入僵局,中欧航空市场则是利好消息不断。先是2016年10月中英签署新的航权协议,将客运航班运力额度由每周40班大幅提升至每周100班,并取消了两国间货运班次的限制;紧接着2017年4月中法也达成新的协议,客运航班配额将由每周50班逐步增长至126班,运营航空公司也由目前的4家放宽至8家,同时还允许中国航企能够运营除巴黎以外法国其他城市的航班。

2018年,中欧旅游年开始。“美国不是光明的,欧盟是光明的。”未来一年,中欧航空市场很可能成为中国洲际航空市场的主要增长极。在此,我们期待着中欧航空市场的未来热点值得我们关注。

热点一:2018年中欧航线的发展能否再次加快?中国的份额还能再增加吗?

在过去的十年里,中欧航空市场增长迅速,平均每月航班数从1300架增加到2600架,中欧航线从30条增加到76条。随着中欧旅游年的到来和中英中法新航权协议的签署,2018年中欧航空市场的发展能否再次加快?

同时,近几年来中欧航空市场的快速增长,主要是由于中国航空公司的能力投入。在过去的四年里,外国航空公司的数目从32家增加到37家,而中国的航线也从32家增加到59家。其中,仅海航及其子公司就自行开通了11条中欧航线。随着中国客运量的快速增长,中国航空公司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也可以说是来自于中国人民对“更美好生活”和“日益富裕的钱包”的渴望。在过去的十年里,我们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从40%增加到58%。从目前的路线规划来看,中国企业在未来仍将是市场的“主力军”,我们的地位将进一步提升。

热点2:过境市场增长更快,你能抵御中东“当地英雄”的入侵吗?

目前,中转仍然是旅客往返中欧的主要方式,越来越受到游客的青睐。2007年至2016年,中欧航空市场过境旅客人数从157万急剧增加到314万,过境旅客比例从52%增至57%。整个运输市场都在增长,而且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份额方面,欧洲枢纽的交通份额从42%急剧下降到29%,而中国的过境比例从5%上升到14%。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中东过境旅客的比例也从3%增加到10%。换句话说,在中东,中国和欧洲的总客运量增加了84%,过境旅客增加了100%,过境旅客增加了542%!尽管基地低的原因,中东航空部在中欧航空市场的进攻势头仍在城市。特别是迪拜机场,已成为中欧市场的第四大枢纽。今年1月,阿联酋航空公司又订购了36架A 380飞机,成功地更新了世界上最大的客机项目空客公司。未来,阿联酋将拥有142架A 380飞机,占目前巨无霸全球订单的42%,其雄心不容低估。我们的运输份额能否继续上升?未来我们应该如何抵御四位“土豪”航空局长在中东的入侵?

热点三:从单打到团战,航空合资企业如何才能改变市场格局?

2017年4月,中国国航(AirChina)和汉莎航空(Lufthansa)成立了一家合资企业,以分享除北欧和俄罗斯以外的所有中欧航线的收入。这也意味着在整个中欧市场(包括第三方中转)拥有第一份额(国航,18%)和第二份额(汉莎航空,9%)的玩家已经联手运营。合资后,双方的市场份额将达到27%,北京和法兰克福将成为中欧两大中心,无疑将成为寡头。与此同时,排名第五至第七位的法国航空公司、荷兰航空公司和南方航空公司也隶属于一些中欧航线,市场份额预计将达到20%。星联与天河联盟的合作也宣布,中欧航线已进入合资竞争时代,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高,航空公司的联合市场收益值得期待。其他单人航空公司将如何适应新的形势?

热点四:国内二线多点开花,谁将成为枢纽“第四城市”?

在过去的一年里,主要航空部门相继开通了22条中欧航线.在这些城市中,只有6个来自三个枢纽,16个来自二线城市。成都、昆明、长沙、西安、深圳、沈阳、南京、重庆、天津、青岛等二线城市开辟了新的航线。中欧市场的二线枢纽竞争正变得越来越激烈。这三家航空公司认为,中型航空公司开放第二层洲际航线没有什么问题,但利用政府补贴以超低价格抢占市场,被怀疑扰乱了市场。中型航空公司过去认为,“一欧美航线,一家航空公司”的政策严重制约了中型航空公司的发展。从枢纽区位的角度看,北江光并不是一个理想的中欧国际枢纽,由于垄断,中欧枢纽必然会出现“第四城市”,具有较好的区位条件、较高的运营效率和更多的航线成本优势。那么,谁会是第四个城市?乌鲁木齐有很好的地理位置吗?成都,“西部第一”的经济?西安是西北的一个重要城镇吗?还是重庆昆明?我们拭目以待。

热点五:新规则对国际航空权分配有何影响?

最近,民航局发布了“国际航空权资源配置和利用办法”,标志着我国国际航空权分配将从主观选择进入客观评分时代。主要有三大变化:一是打破“一欧美航线一航空公司”的政策,允许新航空公司在一定条件下进入;二是航权分配向主要基地公司倾斜,得分占很大优势;三是航权分配向三大枢纽倾斜。新的航权分配制度一旦正式实施,对中欧航空市场有何影响?中型航空公司“快速发展”的势头会放缓吗?三大枢纽的地位能否更加巩固?

总体而言,中欧市场的宏观条件良好,前景光明,市场发展较快,但也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和困难。如合资竞争、二线城市路线利润压力、面临中东竞争对手入侵等。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