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5日至10月27日,中国民航将实施2018年夏秋航空航班计划。目前,该航班已投入运营,近200家国内外航空公司每周安排超过8.9万架次的客货航班,同比增长3.2%,其中国内航线(不包括港澳台)高于国际航线,港澳航线同比基本持平。新航空公司开通了多条国内国际航线,优化了航线网络结构,加强了数据共享,继续严格执行安全运营和正常飞行对机场和航空公司的限制。
根据2018年夏季和秋季飞行计划,国内航空公司每周安排67263人次国内航班(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的客运和货运航班,比2017年夏季和秋季飞行季增加3.6%。其中,客运航班每周65906次,货运航班每周1357次。中国航空和其他37家航空公司每周共安排共1619次航班,主要涉及遵义、古洛、乌兰察布、博鳌以及广州、上海、昆明、西安、天津、郑州、武汉等机场的其他机场。
在港、澳、台航线上,每周往返内地和香港的客运和货运航班共有1916班,其中内地航空公司每周安排580人次。每周有466班客运航班往返于25个内地目的地和澳门之间,其中202班由内地航空公司每周安排。海峡两岸航空公司每周安排1394次客运和货运航班,往返于56个大陆目的地和台湾桃园等4个目的地,其中大陆航空公司每周安排736次客运航班。
在国际航班方面,32家国内航空公司每周安排总共10178次国际航班,包括9340个客运航班和838个货运航班、60个可通航国家和165个通航城市。国内航空公司有39条新的国际航线,包括35条客运航线和4条货运航线。新的国际航线主要集中在北欧、西欧、北美、俄罗斯和东南亚。共有来自60个国家的136家外国航空公司安排在中国与56个城市合作,总共有7814个航班,其中6680是乘客,1134是货运。外国航空公司计划开通13条新的国际航线,所有航线均为客运航线,主要集中在东南亚。
与往年相比,新一季的航班安排更注重提高发展质量,优化航线网络结构,增强枢纽布局能力,继续疏通北京、上海虹桥/浦东、广州四大机场的非国际枢纽功能,加密国际枢纽与区域枢纽之间的“航空速递线路”,调控东部繁忙地区的航班数量,适当放宽西北、东北、内蒙古、新疆四大机场的增长。指导和鼓励航空公司通过现有干线安排航班到分支机场,或安排从各省(自治区)机场起飞的航班,以提高区域机场的可达性。
同时,新季节进一步加强了数据共享,提高了工作效率。目前,各有关单位结合工作需求,通过全季节信息的数据源,基本实现了跨平台数据共享,完成了国内航空公司在换乘航班计划和运行时间方面的数据统一。其次,中国民航将不断完善管理系统的功能,增强飞行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通过跨平台的数据共享和资源访问,最终实现数据资源的有效整合和高效利用。
此外,根据民用航空管理局相关负责人,民用航空管理局将在2018年夏季和秋季进一步严格执行民用航空安全管理和飞行正常管理措施的相关规定。因安全运行和正常飞行而受限的机场和航空公司将严格按照要求实施限制性措施,以更好地督促相关航空公司和机场持续提高行业的运营水平,提高发展质量。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