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是航空公司最可变的成本,自从去年6月以来,油价大幅下跌,因为燃油成本占了较高的运营成本,而且公司的油价套期保值策略与欧洲和美国同行相比更少,亚洲航空公司将从油价下跌中获得更多的利润。
根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nternationalAirTransportAssociation)的数据,自2014年年中以来,国际航空燃油价格自2014年年中以来下降了近一半,至1月9日的每桶65.80美元。
《华尔街日报》报道称,航空燃油成本在亚洲航空公司运营成本中占50%,高于全球30%左右的平均水平。因此在油价下跌为航空业前景带来利好的大前提下,亚洲航空公司所受影响更为明显。与此同时,亚洲航空公司所做对冲策略较少亦对其产生积极影响。
利用期货、期权和其他金融市场工具进行对冲在航空业中更为普遍。毕竟,燃料油的成本很高,冲厕后可以避免价格剧烈波动带来的不确定性风险。长江期货分析师从事原油研究,向界面记者分析。
但在油价下跌之际,航空公司需要为对冲策略买单。2014年12月23日,路透社(Reuters)报道称,美国几家主要航空公司,如达美航空公司(Delta Air Line)和西南航空公司(Sou-West Airlines),正忙于筹集资金,以应对油价误报造成的损失。他们还准备修改燃料套期保值准则,原油价格的暴跌使其损失了数十亿美元。2008年,该航空公司失去了对冲,拖累业绩的可能再次出现在美国。
瑞银亚洲交通运输分析师埃里克·林(Eric Lin)对《华尔街日报》表示,亚洲航空公司的对冲情况低于美国同业,油价对冲的平均水平在总体账目中低于50%。另一位分析师解释道,廉价航空公司和中国的航空公司通常在石油消费方面较少做对冲,更多的依赖于燃油现货价格的波动,使其在价格暴跌时获益。
分析人士预计,亚洲航空是该地区的一家大型低成本航空公司,将对冲其在2015年购买的燃料的10%至15%。亚洲航空公司1月26日宣布,由于油价下降,所有航空公司都将取消燃油附加费。它还取消了2008年的燃油附加费,由于油价上涨,2011年再次被重新引入。
印尼低成本航空公司狮航(LionAirlines)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拉斯蒂·基拉纳(Rasti Kirana)周四对媒体表示,该公司并未对其消耗的燃油进行对冲。因为大多数乘客在航班起飞日期附近买票,燃油价格可以反映在机票上。“燃料和汇率超出了我们的控制范围,我们对正在发生的事情感到高兴,但我们需要为未来的油价上涨做好准备。”
在国内几家大型航空公司中,国航在 2013 年年报中称,“自 2001 年 3 月以来,一直在进行石油对冲,主要是与航空油价相关性较高的新加坡航空油和布伦特原油,以及纽约原油衍生品。 截至 2011 年 11 月 30 日,该公司的所有石油衍生品合同已到期,没有设立新的职位。 ” 。
根据东部和南航2013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两家公司在2013年没有进行航空石油套期保值业务。
中国国航(AirChina)和东航(China East Airlines)也进行了对冲,但根据一家国内航空公司的界面新闻分析,由于油价下跌,许多航空公司在2008年亏损。2008年底,国航发表声明称,截至2008年10月31日,以燃油价格和对冲合约为基础的合同公允价值损失约为31亿元人民币。中国东方航空公司还在2009年1月宣布,该公司2008年12月31日的石油对冲合约的公允价值损失约为62亿元人民币。
"我们有这种损失,所以在套期保值的情况下更谨慎,"说."对油价的国内反应主要由燃料添加税的杠杆来调节。例如,随着油价继续下跌,国内航线上的燃油附加费已下降5次,目前800公里以上,800公里以下10元。当油价反弹时,也将调整燃油附加费。"
但新加坡航空和国泰航空这两家亚洲优质航空公司可能会因为对冲比例较高,错过能够大量节省成本的利好,至少短期内是这样的。《华尔街日报》报道称,新加坡航空新闻发言人通过邮件表示,在截至今年3月份的6个月里,公司对65%的燃油消费进行了对冲,价格为116美元/桶。
国泰航空发言人本周表示,该公司预计2015年将把57%的燃油消耗控制在每桶99美元。去年年底,该公司告诉分析师,由于2014年下半年油价下跌,该公司将损失5,160万美元至6,450万美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