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民航局的政策是“不附带条件”的。六个月后,今年8月发布的2008 CADAS航空市场趋势报告显示,全球82个航空部门提供了车载Wi-Fi服务,比2017年增长了17%。中国东方航空公司和中国航空公司在全球长途航线Wi-Fi覆盖率排名中名列前20位。
然而,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多次采访后,人们发现,飞机上Wi-Fi的广泛使用还存在一些困难,如商业模式不成熟。9月20日,航空评论员陆彪对“经济日报”记者说,目前,航空Wi-Fi面临卫星流量成本高的压力,现阶段很难向广大消费者提供航空Wi-Fi服务。船上的大部分Wi-Fi仍然是一种奢侈品。
航空公司正在海滩上抢购Wi-Fi。
中国航空部的飞机互连已经走过了很长的一段路,早在2012年就与国际航空部探讨了互联方案。然而,当时对机舱内使用移动电话和其他便携式电子设备的限制尚未放宽,也没有调动航空部的积极性。从那时起,船上的Wi-Fi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进行探索。
这一变化是今年早些时候发生的。根据民航局的政策,自一月十九日起,多个船务部门宣布,乘客可在航机内使用手提电话、平板电脑、手提电脑及电子阅读器等手提电子设备,但所有乘客均须设置为“飞行模式”。
同时,航空部也开始探索船上的Wi-Fi业务.例如,今年8月15日,中国航空公司向成都推出了空客A 350/900宽体客机。根据国航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提供的信息,A 350/900提供Wi-Fi服务,乘客可以使用自己的移动电子设备连接到飞机上的Wi-Fi网络,实现地对空互联。
根据空客的预测,到2033年,中国将需要5300多架新的民用客机和货机,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航空市场。
一位长期研究航空业的分析师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Daily Economic News)采访时表示,Wi-Fi上网市场与民航乘客数量成正比,航空公司、航空Wi-Fi提供商和网络运营商都将成为大型市场集团的受益者。
同时,航空部门也加快了对机载Wi-Fi的探索.自2016年11月以来,国航已筹集200多亿元购买或升级Wi-Fi,春秋航空公司完成了这两架飞机的Wi-Fi改造。
全球行业分析师预测,到2022年,超过11000架民航飞机将配备机载Wi-Fi设备,其中19%将属于亚太地区航空公司,比2015年增长近17倍,增长的主要来源将是中国市场。
根据今年8月发布的2008 CADAS航空市场趋势报告,车载Wi-Fi技术是目前增长最快的新技术之一。目前,世界各地有82个航空部门提供车载Wi-Fi服务.这一数字比2017年高出17%。目前,国家先进航空企业高度重视飞机互联,在全球长途航线Wi-Fi覆盖范围排名中,东航和国航位列前20位。
收费模式不启用,受政策约束。
值得注意的是,与乐观的估计和数据统计相比,航空评论员陆彪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车载WiFi的支出大多是支付给电信运营商,而且面临着高昂的卫星交通成本,很难向广大消费者提供航空WiFi服务。
陆彪发布的上述感叹号也在行业数据中得到证实。虽然市场广阔,但中国与欧美在这一市场上仍有很大差距。
根据在线旅游网站Route核子的数据,车载Wi-Fi已经覆盖了全球三分之一以上的航班,其中71%的美国航班已经覆盖了完整的Wi-Fi,而非美国航空公司的这一比例为13%。
与中国市场相比,航空公司的Wi-Fi航班覆盖率仍有待提高.据民航大数据研究所和东北证券等机构统计,目前,国航、东航、南方航空、海南航空等九家航空公司都有航空Wi-Fi业务。其中,湘鹏航空公司是全国第一家实现航空Wi-Fi机队大规模运营的航空公司,而其他8家航空公司的Wi-Fi航班覆盖率不到5%。
另一方面,在车载Wi-Fi业务模式方面,经过半年多的政策“解包”,与国外较为成熟的车载Wi-Fi市场收费模式相比,国内大部分航空部门仍然免费提供。
对于当前国内航空WiFi的免费模式,航空WiFi运营商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这仍更多取决于政策的影响。虽然民用航空管理局允许在船上发布WiFi,但航空部门获得的相关许可证仅是测试和使用的权利,没有操作和收费的权利。根据行业的发展,未来是否会进一步调整,还有待观察。
同时,随着车载Wi-Fi的发展,也有地面Wi-Fi运营商急于在这个市场上尝试。陆彪告诉每日经济新闻,地面Wi-Fi运营商的硬件能力很难与专业的车载Wi-Fi运营商相比。然而,基于高数据流和用户基础,地面Wi-Fi运营商可以将部分流量引入车载Wi-Fi,提供增值服务。如果地面Wi-Fi运营商自己拥有一定的媒体和广告资源,就会增加两者之间的合作空间。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