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旅游攻略联盟

角力国际航线 珠三角机场硝烟再起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9 月 26 日,厦门航空开通了深圳至西雅图航线,成为深圳首条直飞美国航线的真正意义。 深圳市委书记马兴瑞出席深圳到西雅图的首次启航仪式,并给人民一个无限的联想.. 至此,深圳机场国际定期航班将增至 19 架次。 今年以来,深圳机场已开通近十条国际航线。 今年下半年,深圳还将开通多条国际航线。 预计 2020 年,深圳国际航线将达到 48 条..

深圳机场在国际航线布局上,在机场密集的珠江三角洲航空市场波澜壮阔。深层次的产业基础和巨大的市场需求叠加了深圳的雄心,为深圳机场国际航线的后续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想象力空间。过去,深圳机场以内地为重点,香港机场以国际社会为中心的默契似乎正在被打破。面对周边机场的进取姿态,香港机场的国际航空领导地位是否安全?香港的航空业会否重复港口码头被深圳超越的错误?

深圳国际机场定位

在深圳市委书记出席厦门航空从深圳飞往西雅图的直航首场仪式的背后,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再次凸显了深圳机场开拓国际航线的雄心。随着四条新的国际航线在九月开通,深圳机场(不包括地区)的定期客运点将增至19个,此外,今年下半年,深圳至奥克兰、墨尔本、名古屋、清迈、瑙庄等国际航线将陆续开通。到2020年,深圳的国际航线将达到48条。

长期以来,深圳机场与香港国际机场距离较近,国际化进程缓慢。近两年来,深圳积极开拓国际航线,今年上半年,深圳机场国际客运量达到106.1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33.9%。同时,深圳机场国际和地区货物、邮件吞吐量分别达到113500吨和27600吨,年均增长12.5%和71.8%。虽然深圳机场的后部与香港机场的137条国际航线相比,难以看到,但深圳国际航线的连续布局仍在机场密集的珠江三角洲地区荡漾,为珠江三角洲国际航线的后续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想象空间。

一些人注意到,近年来深圳机场的定位已经平静地改变:2009年珠江三角洲五个主要机场协调委员会后,深圳机场的表达是以国内航线为重点的“大型骨干机场”,而在深圳“十三五”规划中,机场的发展方向已转变为“”,辐射亚太地区的国际航空枢纽。深圳机场对国际业务提出了“倍增计划”。到2020年,国际(地区)旅客总数将超过550万人次,占10%以上,国际目的地数量翻倍。

“十三五”计划纲要也明确了深圳机场国际航空枢纽的定位。综合发展研究所港澳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玉歌认为,从“区域骨干机场”到“国际航空枢纽”,,以增强深圳机场的国际枢纽功能,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张玉歌承认,深圳机场的日子其实是最凄惨的,夹在广州和香港之间。广州拥有较大的硬件和空间实力,。

,深圳机场原本位于国家民航总局的一个低位置,只是一个共轨机场。深圳的情况不如深圳的经济发展和在国家经济中的地位好,所以深圳机场在过去的几年里也是有效的。这两年一直走在国际航线上。虽然基数很小,但增长速度非常快。中银国际英国保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谢永海指出,机场客流量和货运量的增长不是计划的,而是市场选择的结果。“国际航班的数量,事实上,取决于在一个地方的国际业务的数量,”他对该报说。如果客户可以直接到深圳做生意,就没有必要从香港转机。随着城市在深圳的普及程度的提高,深圳国际航班的增加将是自然的,因为这个行业是国际化的。你也很难把深圳和香港分开,例如提供国际航班到香港,而由内地乘搭内地显然是不可行的。深圳国际航线布局反映了深圳综合经济实力和竞争力的提高。2015年,香港经济总量179亿元,居全国第四位,同比增长2.3%。深圳排名第五,同比增长8.9%,以同比增长速度计算,深圳的总经济总量正在追赶香港。2011-2014年期间,深圳机场旅客吞吐量年均增长率达到8.7%,与深圳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基本一致。

随着深圳经济的发展,科技企业的海外交流大大增加,与国际企业的交流越来越频繁。谢永海表示:目前,深圳的几个大型集团(如大江、华为)已成为最大的国际企业之一。150多个海外国家正在使用华为的通信系统。达江的无人机也畅销发达国家,如欧洲和美国。甚至霍莉生活的电影也使用了达江的无人机。可以说,深圳的本地居民对国际航线有巨大的市场需求。目前,当地国际航班非常有限。大部分深圳居民穿过香港机场。据香港机场统计,2015年,从珠江三角洲各港口到香港机场的旅客近500万人次,大部分是深圳居民穿越河流。

共同供给侧改革

张玉歌指出,深圳市场需求大幅下降,航线供应有限,迫切需要及时增加国际航线,这也是内地推动的供方改革的迫切需要。他认为,深圳机场未来的国际航班应该有一个很大的提升空间。第一,深圳的人口将高达数千万,实际人口远远超过官方公布的人数,至少有1500万人。此外,深圳是财富和资本的萧条,住房需求僵化,商业活动活跃,工业深度发展,对外交往的增加,以及深圳许多家庭在国外读高中、读大学和读深圳的需要。只是供应跟不上

符合"一条带和一条路"战略

谢永海认为,深圳国际航线背后不仅有着深厚的产业支持,而且符合国家“倡议”战略。他说:“内地的改革开放,由引进外资转为引进人流和人流,物流必然直接流入内地,而不是转往香港,这种趋势与”倡议“的策略是一致的。”他说,在国家“倡议”战略中,香港被定位为金融中心,并充当中介角色,而后者的实际能力来自三个地方: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冀环渤海。主要的高科技产业,高端的产业都来自这些地区.深圳工业发达,流向深圳的人员、物流和资金不断增加。因此,深圳国际航班今后还将进一步增加,而现在才刚刚开始。“预计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出游,这将推动更多内地城市开辟国际航线,毕竟,所有内地游客都不可能在香港转机。”谢永海说。

香港、广州和深圳三大机场之间的竞争。

深圳机场在国际航线布局上,使珠江三角洲机场格局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从开通的国际航线数量来看,香港国际机场已开通了137条国际航线,覆盖100多个国家,广州白云机场已开通了130多条国际航线,与香港机场相当,深圳机场只有19条国际航线。根据深圳的官方计划,到2020年,深圳机场的国际航班数量将达到48个,因此很难低估周围的机场。

在珠江三角洲西岸 2 万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有香港、广州、深圳、珠海和澳门 5 个大型机场。 世界上可能很难找到这样一个地区,4000 多万人在一条直线上相距只有 150 公里,有 5 个机场,每年有 2 亿乘客,800 万吨货物吞吐量。 这块诱人的“蛋糕”,导致珠三角机场多年来,扩容大潮未曾停歇。

在市场参与者看来,由于澳门和珠海机场面积较小,珠三角机场之间的竞争主要是香港机场、广州机场和深圳机场。从数据来看,香港国际机场仍处于领先地位。根据三大机场的官方统计,2015年香港国际机场客运量达到6970人次,420000架飞机起降,居世界第三位。广州白云机场旅客5521人,起降410000人,深圳机场3972人,起降305400架次。

虽然香港机场客运量在三大机场中居第一位,但在增长率方面,广州和深圳机场占优势。其中,广州机场在三年内平均增加1000万人次,2015年白云机场客运量已超过5500万人次,居世界第15位。深圳机场也在十年内实现了数万名旅客的“三次飞跃”。2016年,预计年客运量将超过4000万人次。

在货运方面,香港机场已连续第六年成为全球最繁忙的货运机场。香港机场的年货运量在2015-2016年达到430万吨,居世界第一位。2015年,广州白云机场年货运量147万吨,深圳机场正式进入100万吨货运邮件机场,货运量101.37万吨。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香港机场的货运量首次下降了0.8%,而广州机场和深圳机场的货运量都在上升,深圳机场的货运量增长了5.1%。

张玉歌说,整个珠三角航空货运格局仍处于一种变化调整之中。除了成本外,还比较了转移的效率。

谢永海指出,机场运输力量的设置必须与经济发展相适应。香港作为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在过去30年来一直在内地吸引投资,在香港设有500多个海外办事处,并已成为一个国际总部城市。不过,目前香港机场的客运量会较慢。随着广州和深圳的发展,机场在未来两个地方的客运量必然会上升。

珠三角航空市场广阔..

面对邻近机场的迎头赶上,有人担心香港航空业会重蹈覆辙,货柜码头会被深圳赶超。

作为回应,张玉格表示,香港集装箱码头的下降在一定程度上与香港产业的发展有关。香港制造业北移后,珠江三角洲承担了香港的产业转移,珠江三角洲货运量的增加是一种自然的问题。目前,香港90%的产业组成,如金融、展览、旅游等高端服务、贸易格局都经历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对港口货运量的贡献不大。因此,我们应该客观地看待这个问题。航空业有自己的发展规律。目前,香港机场各方面的优势仍然十分明显。

谢永海说,机场旅客和货物体积的增加和下降是市场选择的结果。如果香港想保持机场的竞争力,它必须保持经济的正常运作。如果香港的经济保持动态,世界500强将继续选择香港作为其总部基地,乘客的物流自然会相当庞大。如果经济没有发展,那么能力肯定会下降。他指出,整个珠江三角洲的市场蛋糕正在增长,这并不意味着香港的规模很小,尽管增长不会像广州和深圳那样快,但也在增长。这也可以从国内总产值经济、贸易、进口和出口的速度中看到。

根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咨询公司的预测,随着贸易和整体经济的不断发展,大珠三角地区的国际航空市场仍处于快速增长时期。据估计,到2020年,客运和货运需求将分别达到2.33亿和1000万吨,而现有机场的年支援能力将不到2亿,3300万乘客将无法满足。到2030年,对客运和货运的需求将达到3.87亿吨和2000万吨,预计将有1.47亿名乘客无法满足。

面对这样一个有吸引力的"大蛋糕",如何协调发展,使一个大市场在一起成为珠江三角洲主要机场之间的一个真正问题。这三个机场都是为了吃的。广州白云国际机场第三跑道去年投入运营近60亿元,可满足5000架次、85万人次、200万吨货物和货物的运营要求。到2025年,白云国际机场预计将完成第四和第五跑道,在2025年处理1亿旅客流量的能力。机场的第二码头将于2018年投入使用,码头面积将增加至120万平方米,香港的第一、二码头、香港第二码头及新作业的新运作之和将为今年之和。深圳机场2015年客流接近4000万人。根据深圳机场最新发展规划,深圳机场旅客吞吐量预计在"十三."结束时达到5500万人。这意味着深圳机场必须同时开通第三跑道和新航站楼。目前,深圳机场第三跑道亦会进入环评阶段。香港的机场每小时共起飞68架次。目前已就位的香港国际机场为机场提供了额外的20%的机场,每天处理约20%的机场,机场每年至少有1000万人次。据估计,在2023年完成投资约1415亿美元的第三跑道是最快的,并且将能够满足每年额外的3000万乘客的需求。到2030年,客运数量约为1亿人次,年运量为900公吨,第三跑道码头将增加57名乘客。

张玉阁指出,珠江三角洲空气客运量的市场需求客观上存在,但现在却受到了抑制。如果空域、航行权和航线都是自由化的,每个人互相竞争,需求可能会被完全释放,而广东、香港、香港和澳门的航空旅客和货物的增长将非常可观。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