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局在 2016 年第一季度为国内外航空公司发放了经营国际航线的许可证。 其中,37 家外国航空公司获得 40 张国际航线执照,涉及 53 条国际航线。
在37家令人关注的外国航空公司中,12家东南亚低成本航空公司和3家东南亚包机公司已获得29条航线,占所有批准航线的54.7%。韩国和日本等国的低成本航空公司在批准航线中所占比例较高。
2015年,东南亚地区25家低成本航空公司增加了约70架飞机,其中飞机总数和600多架飞机增加了13%。短短三年时间里,东南亚低成本航空公司将飞机数量从400架增加到600架以上,达到50%。
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东南亚低成本航空座位的增长率连续第二年大幅放缓,而东南亚全服务航空公司的座位数量增长了14%,超过了东南亚低成本航空公司自东南亚低成本航空公司成立以来15年来的首次增长速度。东南亚低成本航空公司的市场份额也首次下降.
虽然东南亚低成本航空公司的增长已经放缓,但东南亚几乎所有的低成本航空公司都渴望在中国市场扩张,并渴望依靠中国大量的出境游客来满足自己的发展需要。共有12家东南亚低成本航空公司获准经营20条中国航线,这体现在民航局颁发的经营外国航空公司国际航线许可证。
在此背景下,笔者对东南亚几乎所有的低成本航空公司进行了研究,以了解东南亚航空市场,了解低成本航空公司的发展形式和运营规律,帮助我国航空公司在东南亚航空市场上建立自己的品牌。
东盟国家已经进入了开放天空的时代,但由于民航市场的开放程度不同、经济发展和航空市场需求不同、地理位置不同等诸多因素,各国低成本航空的发展不尽相同,彼此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也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泰国的低成本航空市场份额在东盟国家中最高,开放的天空政策相对自由,低成本航空是泰国发展最快的,最明显的表现是泰国狮航的超高速崛起,由此产生的市场竞争也是最激烈的,国内市场一直难以找到利润空间,因此国内航线占很高比例的皇家芬奇航空仍然没有盈利。 然而,作为中国最受欢迎的目的地国家,低成本航空公司在中泰区域国际航线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特别是面对中国的全服务航空公司,因此拥有多条中国航线的泰国亚洲航空公司是泰国一家相对成功的低成本航空公司。 其他低成本泰国航空公司,如泰国微笑航空公司、酷鸟航空公司和泰国越南航空公司,都在夹缝中生存。
由于新加坡特殊的地理位置,航空市场上的过境客运量远远超过当地的旅游需求,新加坡的区域基地航空公司必须有足够的航线网络连接和过境客流策略,以吸引更多的航空合作伙伴和乘客。 新加坡航空集团酷航和虎航依托新加坡航空的中转客流,捷星亚洲依托 25 家全服务航空合作伙伴的中转客流,亚航依托旗下多家航空公司的中转客流.. 在竞争激烈的新加坡航空市场,只有在网络足够大的情况下,低成本航空公司才具有竞争力。 不到 5 年,在定位远程市场使用 B787 机型的酷航在 2015 年第四季度实现盈利。
吉隆坡与新加坡的定位过境枢纽类似,是亚洲航空集团(AirAsiaGroup)的主要运营基地。亚洲航空集团是中国乘客最熟悉的东南亚廉价航空公司。狮子航空集团的马来西亚和印度航空公司直面亚洲航空公司的竞争,并已初步进入中国市场。
菲律宾宿务太平洋航空公司是东南亚最成熟和最健壮的低成本航空公司,其国内市场份额接近60%,其深远的竞争对手菲律宾和菲律宾。由于菲律宾遭受损失,海航将菲律宾卖给太平洋,并与宿务太平洋合作,菲律宾的太平洋航空公司将菲律宾改为菲律宾。
印尼狮航空集团(LionAirlines,WingsAir)是东南亚发展最快的低成本航空公司,2015年成为亚洲最大的低成本航空集团,拥有500多架飞机订单。面对狮子航空公司的快速发展,印尼鹰航空公司,一家全面服务的航空公司,近年来加速了其低成本航空公司连城航空公司的发展。自2012年独立运营以来,连城航空的客运量增长了至少20%,并取得了初步利润。印尼亚洲航空公司(印尼亚洲航空公司)正在不断缩小机队规模,印尼老虎航空公司已被停飞。
越南航空工业的发展源于近年来越南经济的快速发展。根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nternationalAirTransportAssociation)的数据,越南航空市场将在2017年成为世界上增长第七快的市场,尤其是二线城市中产阶层人口的快速增长,导致低票价旅行需求急剧增长。2015年,越南低成本航空市场份额超过一半。捷星太平洋航空公司作为越南航空公司和捷星航空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抓住了越南航空业快速发展的机遇,在不断扩张的过程中盈利。私人资本创办的廉价航空公司捷星太平洋航空公司(Jetstar Pacific Airlines)于2016年3月登上了越南国内市场。
缅甸的黄金缅甸航空公司,一家只有三架飞机的低成本航空公司,与其他公司缺乏联系,计划运营支线机型,因此没有参与这项研究。其他东盟国家文莱、老挝和柬埔寨没有明确定位为低成本航空公司。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