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知情人士向经济观察(Economic Watch)表示,多个参与机场基础设施审批的部门正在研究一项简化民用交通机场审批程序的计划,该计划可能赋予省政府更多权力。
中国民用航空大学机场学院教授、机场综合交通研究所主任欧阳杰教授告诉经济观察员,机场的审批流程更为复杂。简化审批流程可以缩短基础设施项目的着陆时间,提高机场基础设施的速度。根据当地政府的数据,另一个参与机场审批的人告诉经济观察机构,完成一个小型机场大约需要3年,建造一个大型机场需要5年。
这一提速将为未来九年中国数百个机场项目的着陆铺平道路。3月15日,国家发改委和国家民航局公布了“国家民用交通机场布局规划”,在未来九年内,中国新机场的数量将达到136个。到2020年,中国民用交通机场将达到260个左右;2025年,包括在建项目在内的全国民用运输机场数量将达到370个。
简化审批机关的程序
。近年来,随着政府权力下放的趋势,。
2016年12月,。本目录规定公路、内河航运等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审批权属于省政府。但在这份投资目录中,仍然清楚的是,。
欧阳杰告诉“经济观察报”,机场的批准涉及到地方政府、、,这需要很长时间。一些地方政府也急于缩短机场项目的着陆时间。一位当地机场项目的参与者告诉经济观察,机场的建设对一个地方有明显的经济驱动作用,在西部的一些地区,如果没有机场,吸引投资将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当地政府对机场建设非常热心,希望能缩短机场基础设施项目的落地时间。
地方政府的愿景正在逐步融入政策轨道。 2016 年 1 月,发改委发布了《关于下放部分交通项目审批、简化审批程序的通知》,将机场改扩建等项目审批权限下放至省级政府。
目前正在进行的计划也是这一政策轨道的一部分。知情人士向“经济观察”(Economic Watch)表示,多个参与机场审批的部门目前正在研究一项简化机场审批程序的计划,该计划可能让省级政府在机场着陆时拥有更多建设机场的权力。
同时,国家发改委还在对普通机场的改造进行研究,为制定普通机场向民用运输机场转型的标准提供参考。
据发改委基础工业部副局长任红介绍,综合机场将作为运输机场的有效补充。但同时,这种转变也将十分谨慎,将形成一套定性和定量的评价指标体系。
今年2月,中国民航局、,到2020年,中国普通机场的数量将超过500个。
欧阳杰告诉经济观察,各地都有很高的建设普通机场的热情,如果从普通机场向民用交通机场过渡的通道开通,地方政府建设通用机场的热情将会进一步提高。
九年内新建136个机场
审批程序的简化和新走廊的开放,为未来9年中国136个民用交通机场的着陆铺平了道路。
3月15日,国家发改委和国家民航局公布了国家民用交通机场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要求改善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北六大机场群。到2025年,将根据现有机场(包括在建机场)分配136个新机场,并规划和分配370个国家民用运输机场。建成的机场数量将达到320座。
这意味着在新的 10 年里,中国的民用运输机场将比前 10 年快得多。 国家民航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05 年至 2015 年的 10 年间,中国建设的机场数量为 65 个。 根据《规划》中的数字,2015 年至 2025 年,我国拟建设机场数量达到 113 个,比上期建设的民用运输机场数量增加近一倍。
迅速建成的机场基础设施将支持中国航空运输业的快速发展。根据该计划,到2015年底,中国民用运输机场的客运量将达到9.1亿人次,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15亿人次,2025年将达到22亿人次。
新的投融资政策也正在逐步推出,以支持未来的机场基础设施项目。2016年11月,国家民航局发布了“关于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和运营民用机场的意见”,其中表示有必要鼓励社会资本投资于民用机场项目,包括普通机场和民用运输机场。
在发改委和国家民航局发布的“规划”中,还建议“拓宽机场建设投融资渠道,探索政府与社会资本的合作模式,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吸引社会资本的作用”。同时,规划也将区域机场的建设分开,“原则上,在非债务资金的充分投入下,。”
欧阳杰告诉“经济观察报”,该地区机场具有明显的公益性,很难盈利。加大财政投入,减少非债务投资,可以减轻地方政府的债务压力,加快区域机场建设。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