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4年到2017年,长沙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从9.42亿元升至19.08亿元。同时,该行去年关联贷款余额同比大涨67.19%引发市场关注。
中资银行业又到了补充资本金的重要时点,不仅已上市的银行开始连续披露巨量再融资计划,未上市银行冲击A股IPO的步伐,也在提速。
证监会5月底发布的《第十七届发审委2018年第82次会议审核结果公告》显示,长沙银行首发申请获得通过,该行由此将成为湖南省首家A股上市银行。这也是今年第二家成功过会银行。
根据招股书披露,长沙银行本次预计发行不超过10亿股,发行后总股本不超过40.79亿股;拟在上交所上市,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18.670, 0.12, 0.65%)。此番上市后,长沙银行募集的资金将全部用于补充核心资本,提高资本充足率。
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末,该行资本充足率为11.74%,同比上升0.18个百分点;一级资本充足率8.72%,同比上升0.16个百分点;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7%,同比上升0.14个百分点。
于长沙银行而言,历时9年的上市路终于“通关”,但未来是否能走上坦途,此时还言之过早。至少,在一份外表相对靓丽的财务报表下面,仍然暗潮起伏。
记者注意到,该公司前五大股东中有多家著名民营企业现身,而持有其9.4%股权位列第二大股东的“新华联系”当家人傅军,此前已持有北京银行8.67%的股权。未来长沙银行如何与这些民企股东共处,以避免多年前民生银行发生的那一幕?投资界不少人士向记者透露,他们在持续关注。
2017年,长沙银行交出了一张漂亮成绩单:实现营业收入121.28亿元,同比增长20.79%;净利润39.85亿元,同比增长22.54%。
至于资产总额,该行更是一年一个台阶——年增长近千亿元。截至2015年末、2016年末和2017年末,该行资产总额分别为2853.66亿元、3835.05亿元和4705.44亿元。
,截至2017年末,该行流动比率34.36%、存贷款比例43.61%、不良贷款率1.24%、拨备覆盖率260%,单一最大客户贷款比例4.42%,最大十家客户贷款比例31.48%,。其中,该行的不良贷款率更是大幅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不过,进一步仔细解析报表,一些问题还是浮出水面。
记者注意到,尽管该行不良贷款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但与2016年相比却呈现上升态势——增加0.05个百分点,同时不良贷款余额也增加了4.96亿元。事实上,从2014年到2017年,长沙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在逐年上升,分别为9.42亿元、11.43亿元、14.12亿元和19.08亿元。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五级分类中,该行正常类贷款占比已有下降趋势。数据显示,该行正常类贷款2017年较2016年减少354亿元,降幅为23.4%,在贷款中的占比减少0.32%。而关注类贷款则上升1.38亿元,在贷款中占比相应也上升0.36%。同时,可疑类和损失类贷款的占比分别上升0.09%和0.01%。
在贷款损失准备指标方面,该行本期核销数额上升幅度较大,达到21.09%。逾期数据方面,逾期90天以内的贷款及垫款上升了12.42%。
这意味着,长沙银行上市后确实存在资产质量下滑的风险。
长沙银行同样没有避免地方性银行普遍面临的存款难题。2017年其客户存款和同业存放项净增加额科目有所下降,较前一年减少17亿元。
地方性银行还有一个普遍性问题,即股权过于分散且关联交易相对显著,而长沙银行未能“豁免”。
2017年长沙银行关联贷款余额较2016年大幅上升67.19%,在全部贷款余额的比重相应上升0.17%,由此带来的关联方贷款利息收入同比上升21.42%。这个数据反映出长沙银行关联方资金的紧张。问题是,这些关联方在长沙银行的贷款上升存款却在下降,存款利息支出较2016年下降33.64%。
持股地方银行,除了能获得贷款便利外,用地方银行股权质押也更容易融资。截至2018年3月20日,长沙银行总股权质押率为20.02%。“质押的风险之一就是,可能会造成公司的股权变动。”业内人士表示。
虽然长沙银行已经过会,。从发审委会议的问询来看,,尤其是地方银行的某种疑虑和担心。
其一是不良率问题被重点提及。长沙银行被问及不良率显著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水平,以及净利差、净息差显著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水平的原因及合理性,同时,也被问及贷款五级分类制度是否健全有效、减值准备计提是否充分。
其二,对于原银监会相关检查的落实与整改以及处罚情况。、“三套利”检查对发行人提出多项整改意见,目前银行具体落实情况,整改有效性,是否存在新增行政处罚的风险等。
其三,银行股东确权与股权架构问题。在此方面,长沙银行被问及公司第一大股东长沙市财政局持有21.4%的股份,而其他单一股东持股均未超10%,与第一大股东存在较大差距。结合董事会和高管聘任等方面,公司认为其无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的依据是否充分,以及公司目前股权架构和认定的无控股股东、无实际控制人对发行人经营稳定的影响等。(来源:投资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