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由于上海海昌海洋公园在一个标有“上海本地身份证”的平台上推出的“上海本地身份证”的特价机票,引起了网友们的热烈讨论,,其管理和运作模式也引起了广泛关注。
国内主题公园一般过于依赖门票收入。
近日,海昌海洋公园发布年度报告,公园收入增长7.9%左右,达到17.457亿元左右。其中票务收入达12.744亿元,占73%。非票务收入只有4.71亿元.
今年1月,海昌海洋公园首席执行官王旭光在接受该报等媒体采访时说,从财务角度来看,门票必须具有最高的毛利率,但在未来的旅游业中,非票务收入必须是主流。
虽然2018年海昌海洋公园的非门票收入也增长了8.5%,但很明显,离汪旭光所说的“主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上海海昌海洋公园的售票纠纷或多或少是由于该公园对售票收入的依赖。
据中国主题公园研究所所长林焕杰介绍,门票收入过高是国内主题公园普遍存在的问题。在欧洲、美国、日本等国家的主题公园中,餐饮、IP衍生产品等二级消费收入占主题公园收入的很大一部分。
在欧洲、美国和日本等国家,票务收入只占全部收入的35%到40%,其中大部分来自非票务收入。但在中国,即使是拥有强大知识产权的国际知名主题公园,比如上海迪士尼乐园,仅占非门票收入的40%,而包括海昌主题公园在内的大多数公园仅占非门票收入的25%至30%。
林焕杰认为,由于非门票收入没有发生变化,部分原因与中国游客的消费习惯有关,但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国内主题公园二级消费项目的吸引力不足。
许多当地的主题公园,如衍生物、餐厅等,都没有很好地与公园的知识产权结合,因此很难刺激游客消费。林说,这就是为什么上海迪士尼乐园在面对中国游客也不习惯二次消费的情况下,其二次消费比例仍然比当地的主题公园要高得多。
除了门票收入的很大一部分外,净利润大幅下降,债务压力加大,这也是海昌海洋公园在业绩公布后受到质疑的原因。
根据年度报告,2018年海昌海洋公园的年利润大幅下降86.3%,至4000万元左右,净利润率从2017年的17.4%下降到2018年的2.2%左右。母公司所有者应从2017年的约2.8亿元占利润约2.8亿元,下降约85.8%,至2018年约3960万元。
在这方面,海昌海洋公园解释说,这主要是由于上海项目的启动和三亚项目的启动所产生的一次性启动费用。
此外,年度报告还披露,海昌海洋公园的净负债率在报告期结束时升至135.7%,而2017年同期为77.8%。出于净债务比率上升的最重要原因,海昌表示,这是由于2018年贷款本金的增加。
135.7%的净债务比率真的太高了吗?业内人士对此也有不同的解释,部分业内人士认为,与国际同行的220%净债务比率相比,该公司的净负债率相对健康。
门票销售屡遭质疑,渠道管理亟待加强。
今年3月,上海海昌海洋公园被上海人禁止购买的消息在互联网上引起轰动,海昌也遭到上海部分当地游客的抵制。
对此,上海海昌海洋公园客服人员解释说,该平台的特价机票不是官方售票渠道,海昌海洋公园从未向第三方平台出售过身份限制票,并表示海昌海洋公园从未推出过“限制上海身份证”来购买优惠票。
虽然海昌售票事件已经结束,但主题公园对售票渠道管理的忽视再次暴露出来。
林焕杰透露,在国内许多主题公园和景区,为了吸引更多的偏远游客,旅行社带来的售票渠道和远距离游客确实有更优惠的做法,而另一些则通过补贴游客午餐来吸引偏远游客。
林先生说,公园的做法仅仅是增加对远程游客的吸引力,这是一个正常的营销工具,而不是“歧视当地游客”的问题。
但是他说,虽然这是国内公园和景区的一种常见的营销方式,但在正常情况下,不会直接导致当地游客或外国游客在购票体验上感到不舒服,海昌售票事件也部分反映了售票管理的缺乏。
事实上,海昌远不止是唯一一个在售票渠道上报道负面消息的人。上海迪士尼乐园也曾有黄牛偷票、黄牛兜售公园快车等问题。
对此,林焕杰表示,国内主题公园在售票渠道方面普遍需要加强。
我国对游客的需求越来越高,主题公园的质量也在不断提高。
上海海昌海洋公园售票事件发生后,更多的情绪负面评论也随之而来。一些公众记述列举了其设施的“罪过”,如设施不完善、“土壤”和管理不善等,并对海昌进行了激烈的批评。
对于海昌海洋公园的评价,林焕杰说,我们应该冷静、客观地看待它。
在他看来,海昌乐园在海洋主题、动物表演、海底展示等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并已成为区别于其他主题公园的一个强项。但同时,在动态线路设计、工程包装等方面,与国际一流的主题公园相比,也存在明显的不足。
“事实上,上海迪士尼乐园开业后,主题公园的整体欣赏水平,以及国内游客的要求和期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林焕杰解释说,随着上海迪士尼乐园的开通,游客在不出国的情况下体验了国际一流的主题公园,更多的游客对国际一流的主题公园有了直观的感受,游客的眼睛也大大提高了。因此,游客对国内主题公园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林环杰认为这是一个好现象:游客的需求将推动国内主题公园提高他们的质量。“与国际一流主题公园相比,在IP转换、项目设计、硬件设施和管理服务方面仍有很大的改进空间。\r\r\r\r\r\r\n""
林焕杰说:首先,中国许多著名的知识产权在IP转换方面都不能得到有效的转化,整个主题公园缺乏故事线。
在科技、舒适性和外观等方面,国内主题公园受到资金压力、人才储备不足和时间限制等因素的制约,难以与国际一流主题公园一样努力发展,力争建设项目的卓越。
“随着国内游客的欣赏水平和需求不断提高,我认为国内主题公园一定会继续改善自己。”林焕杰说。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