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北京旅游业协会、北京海外交流协会和来自15个国家的20个华侨食品业协会正式签署了“促进高质量旅游资源北京战略合作协议”。北京市副市长程红在签字仪式后表示,为了促进入境旅游市场的发展,北京今年将对海外游客实行退税政策。在此之前,上海市政府还在官方网站上公布,今年将正式实施离境退税政策,目前正在选择退税商店。这些措施被认为是今年在地方政府层面刺激入境旅游市场的重大措施。
据统计,2013年中国内地入境游客数量比去年同期下降2.51%,2014年入境游客数量比去年同期下降0.45%,入境旅游市场的下降速度尚未逆转。在入境旅游、国内旅游与出境旅游、入境旅游与出境旅游三大旅游市场中,尤其是2007年以后,我国入境旅游增长呈下降趋势,出境旅游年增长率保持在10%以上。
一段时间以来,“热”和“抑郁”已成为媒体经常使用的定性出境旅游和入境旅游的词汇,两者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那么,中国入境旅游市场的真实情况是什么呢?入境旅游消费与出境旅游消费有何差距?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我们今后应如何发展?在这些问题上,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IIS的数量仍然超过。
数字是最能说明问题的。截至2014年11月,中国大陆出境游客首次突破1亿人次,继续高速增长。事实上,翻查历史数据,可以发现,早在2004年,中国入境游客就超过1亿人次,达到1.09亿人次,比上年增长了19%。2014年,中国入境游客达到1.28亿人次,全年出境游客超过1.17亿人次。也就是说,目前我国入境旅游的数量仍高于出境旅游,但增长率却在下降。“这是值得注意的。”国家旅游局副局长吴文强调。
入境旅游和出境旅游的构成也值得关注。2014年,中国大陆入境游客2636万人次,增长0.27%,香港同胞减少0.98%,澳门同胞减少0.48%,台湾同胞增长3.94%。在排名前18位的旅游资源中,有7个国家的游客数量呈上升趋势。他说:“这显示外国游客在入境市场中所占的比例轻微上升,而入境市场的国际性质亦略有上升。”国家旅游局规划专家王兴斌指出。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主任张光瑞说,在同年的1.17亿次出境旅游中,约有70%的人前往香港、澳门和台湾,即约有3500万人前往世界其他国家。
此外,2014年中国的"国际旅游收入"为56,91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16%,这意味着尽管入境旅游市场的数量略有下降,但自2011年以来,中国的外汇收入增长了10%。王兴斌指出,这表明,入境旅游者的人均成本有所增加,入境旅游从正规模式转变为经济高效的旅游模式。
入境购物的数量正在下降。
在对三大旅游市场的评价中,消费水平是除人数外的一个重要指标。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数据,2009年,中国旅游服务贸易首次出现40亿美元的逆差,2013年赤字进一步增至769亿美元。2014年,中国对外旅游支出1649亿美元,抵消了1079亿美元的旅游服务贸易差额。在今年初的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国家旅游局局长指出:“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旅游服务贸易逆差最大的国家。”究其原因,是我国关于出境旅游支出和入境旅游收入两项指标的统计数据参差不齐,不具有可比性。根据国家信息中心研究组的初步调查和研究,我国的国际旅游支出还包括出国留学成本和奢侈品消费。如果扣除这些费用,并与国际旅游收入相比较,就不会出现所谓的巨额旅游贸易逆差。
国家外汇管理局的国际收支报告明确指出:“国际服务贸易中的旅游是指一国或一地区居民的短期(一年或一年以下)旅行,如商务、休闲、度假、朝圣、探亲、留学以及医疗期间消费和购买的商品(包括长期和短期)。除了出境或入境游客的共同消费外,留学生等特殊群体的学费、住宿费和其他费用,以及境外短期工作人员在当地的消费,也属于国际服务贸易、旅游项目的范畴。“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学院院长李鑫指出,许多国家在计算旅游外汇收入时确实包括了教育外汇收入。除了购物和赌博之外,出国留学的费用是最重要的赤字来源之一。
但不可否认的是,外国人在中国进口的购物数量确实与世界人均出境旅游消费的最高水平相比有所下降。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部国际合作司司长张建平指出,事实上,许多外国朋友喜欢在中国制造的产品,如电子产品、服装、家用电器等。但在中国购买的产品比外国更昂贵。这也导致许多外国人不愿在中国购物。
推广访港旅游需要多管齐下的方法。
去年发表的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和发展的一些意见要求"研究和完善海外旅游者购物、出境退税政策,扩大全国合资格地区的实施范围。",这正是为了提高入境旅行的效率。与海南相比,已经实施了离境退税计划,上海刚刚宣布的实施标准从800元降到500元。也就是说,退税的范围将更广,海外旅客消费的拉动效应将更加明显。
中国社科院金融战略研究所金融研究部主任杨志勇指出,中国全面推出离境退税政策,将有助于促进出入境旅游的“双向消费”,引导消费回归。“过去,出境没有退税政策,很多外国游客也不会在中国买大件东西。未来,海外游客购物的成本将会降低,这无疑会刺激他们到中国消费。”杨志勇说。
为了改善入境旅游,改善入境旅游的消费环境是一个方面,使更多的外国游客了解中国,愿意到中国大陆旅游是一个更重要的方面。鉴于中国目前的入境旅游市场,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吴碧虎问道:“入境游客到哪里去了?”经过分析,吴必虎指出,除雾霾、污染和人民币升值等原因外,国外旅游营销也存在问题。每年都有大量由地方政府主导的海外旅游营销,但到目前为止,大多停留在新闻发布会、旅游推广会议的舞台上,对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进行同样的营销。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当地海外旅游营销的“雷声大,效果小”,一侧的数千个城市。没有个性,没有特色,已经成为中国海外旅游营销的关键。
如今,大多数海外游客决定是否通过互联网旅游,而在线营销是非常重要的。吴必虎说,在许多中国人民都很有名的地方,外国人搜索的次数非常少。“我认为,我们的产品和目的地的营销很可能有问题。(在互联网时代),我们需要依靠大数据进行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
友情链接